就业创业昆明模式是什么

时间:2025-03-22 04:26:03 技术杂谈

昆明模式有以下几种:

“军政企+高校”模式

定义: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办、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全面引入社会力量参与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探索形成“军政企+高校”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昆明模式”。

特点:低投入、见效快、落地实、可复制、易推广,使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走上了良性可持续发展之路。

复制推广:该模式已复制推广到云南省内8个州市和山东、江苏等地。

“政府+融通+启迪”合作模式

定义:依托现有军产资源建设规模化、集成化、专属化的昆明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专属园区,打造军创典范标杆。

特点:整合政府的行政资源、融通的资产资源、启迪的创新资源,推进“军产”+“科创”的互动融合,实现专属园区服务群体的广泛性与精准性相统一。

“高原特色农业+创业”、“文旅康养+创业”、“绿美乡村+创业”等创业模式

定义:总结并探索建设各具特色的创业孵化园和创业小镇、创业街区、创业社区、创业村落。

特点: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特色资源,推动创业孵化园和创业小镇的建设,助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

“15分钟公共就业服务圈”模式

定义:打造“15分钟公共就业服务圈”,规范零工市场和零工驿站建设,各县(市)区至少建成1个零工市场,每个乡镇(街道)都有“家门口”就业服务站。

特点:提高公共就业服务的便捷性,促进零工市场的规范化,为退役军人提供更加便捷的就业服务。

“用工企业+用工平台+务工人员”模式

定义:在“用工企业+用工平台+务工人员”模式中融入技能培训,开展跨区域合作,探索三产融合版就业“幸福里”社区。

特点:通过技能培训和跨区域合作,提升务工人员的就业竞争力,促进三产融合发展,打造幸福社区。

这些模式共同构成了昆明的就业创业体系,通过政府、企业、社会和高校的共同努力,为退役军人和其他创业者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推动了昆明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