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分组交换技术

时间:2025-01-16 15:36:13 技术杂谈

分组交换技术(Packet Switching)是一种数据交换方式,它将用户传送的数据划分成一定长度的小块,每个部分称为一个分组。每个分组的前面有一个分组头,用以指明该分组发往何地址,然后由交换机根据每个分组的地址标志,将他们转发至目的地。这一过程称为分组交换。分组交换是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为适应计算机通信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通信手段,可以满足不同速率、不同型号的终端与终端、终端与计算机、计算机与计算机间以及局域网间的通信,实现数据库资源共享。

分组交换技术的主要特点包括:

存储转发:

分组交换采用动态复用技术,将数据划分成多个小段,每个段称为一个分组,在一条物理线路上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数据分组在传输过程中会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然后根据当前线路的忙闲程度,交换机会动态分配合适的物理线路,继续数据分组的传输,直到传送到目的地。到达目的地之后的数据分组再重新组合起来,形成一条完整的数据。

多逻辑信道:

分组交换具有多逻辑信道的能力,因此中继线的电路利用率高。它可以将一条数据链路复用成多个逻辑信道,最终构成一条主叫、被叫用户之间的信息传送通路,称之为虚电路(V.C)。

适应性强:

分组交换可以适应不同速率、不同规程的终端间通信,具有较好的交互性和实时性。它能够实现不同码型、速率和规程之间的终端互通,并且具有差错检测和纠正的能力,电路传送的误码率极小。

网络管理功能强:

分组交换网具有强大的网络管理功能,可以方便地进行网络配置、监控和维护。

分组交换技术是现代计算机网络的技术基础,广泛应用于各种数据通信场景,包括互联网、局域网、广域网等。与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相比,分组交换具有更高的电路利用率和更小的传输时延,但可能涉及更多的处理开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