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交换采用 存储转发技术。在这种技术中,数据被分割成小的数据包或分组,每个分组都包含源地址、目的地址以及必要的管理信息,如分组编号、起始和结束标志、差错校验等。这些分组在传输过程中会先被存储在交换机中,然后根据目的地址选择合适的路径进行转发,最终到达目的地。存储转发机制允许交换机在数据完全传输之前对其进行检查和处理,从而提高了网络的灵活性和效率。
分组交换技术有以下几个关键特点:
无建立时延:
通信前无需建立连接,用户可以随时发送分组。
线路利用率高:
分组在传输时只占用其所在链路的资源,提高了线路的利用率。
存储转发:
每个分组在转发前都会被存储在交换机中,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差错处理:
分组交换可以重发丢失或出错的分组,而不需要重发整个数据。
动态复用:
通过动态复用技术,可以在同一条线路上同时传输多个分组,提高了网络的带宽利用率。
分组交换有两种基本业务模式:虚电路和数据报。虚电路在数据传输前建立一条逻辑通路,数据沿着这条通路传输,传输结束后拆除通路。数据报方式则不建立持续的逻辑通路,每个分组独立传输,到达目的地后再进行重组。
总的来说,分组交换技术通过存储转发机制、动态复用技术和灵活的路径选择,实现了高效、可靠的数据传输,适用于多种通信场景,包括互联网数据传输、电子邮件、文件传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