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阶段的撤案程序主要涉及原告在法院立案受理后至宣判前,主动提出撤回起诉的要求。以下是撤案的具体步骤和条件:
申请撤诉
原告需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人民法院提出撤回起诉的要求,该要求须在法院立案受理后至宣判前提出。
法院审查
人民法院将对原告的撤诉请求进行审查,主要确认以下事项:
申请人是否为原告、上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原告特别授权的诉讼代理人。
撤诉是否基于原告自愿。
撤诉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是否需撤销全部诉讼请求。
撤诉申请是否在法院宣判前提出。
撤诉是否经人民法院裁定准许。
裁定结果
若申请符合条件,法院将裁定准许撤诉,案件审理终结。
若申请不符合条件,法院将裁定驳回申请,案件继续审理。
特殊情况
若法院裁定不准许撤诉,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法院可缺席判决。
总结:
审判阶段的撤案程序是一个相对简单的过程,主要涉及原告提出撤诉申请,法院审查并作出裁定。整个过程中,法院需依法行事,确保撤诉的合法性和自愿性。若撤诉申请被驳回,案件将继续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