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采购程序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编制政府采购预算
结合单位经费支出预算标准和资产配置标准,科学合理编制政府采购预算。
公开采购意向
由预算单位定期或不定期公开采购意向,原则上不得晚于采购活动开始前30日。
确定采购需求
依据部门预算(工程项目概预算)确定采购需求,明确实现项目目标的所有技术和商务要求。
编制采购实施计划
包括采购项目预(概)算、最高限价,以及开展采购活动的时间安排等。
选择代理机构
根据项目特点、代理机构专业领域和综合信用评价结果,从名录中自主择优选择代理机构。
编制并发布采购文件
编制符合法律法规、政府采购政策和国家有关规定的采购文件,包括公开招标公告、资格预审公告等。
招投标
通过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的方式,发布采购通知并接收供应商的投标,选择质量和价格满足条件的供应商。
签订合同
与中标的供应商签订有关采购协议或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供应货物或服务的标准和交付时间以及相关费用等细节。
采购执行
实施采购计划,及时规范地与供应商沟通,定期与供应商交付频率进行妥善集成,同时确保交付的物品符合质量标准和交付时间表。
验收支付
对符合采购要求的物品进行验收,同时付款给供应商。
供应商管理
对采购的供应商进行评价,跟进管理,建立基于采购质量、费用、服务等的供应商关系管理机制,以持续提高采购效率和质量。
这些步骤构成了集中采购的基本流程,确保采购活动的规范、透明和高效。不同组织或企业的集中采购流程可能会因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比如涉及到特殊物资、金额较大的项目,可能还需要进行法律合规审查和采购审批等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