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拆迁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土地现状调查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相关部门进行土地现状调查,了解土地的位置、地类、面积等情况。
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评估拆迁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
用地申请和征收方案拟定
相关部门向土地所在地的区县管理部门提出用地申请。
被申请人拟定征收方案,并向村民进行公告,征询村民的意见,并组织听证。
审批和公告
征收方案需报送主管部门审批。
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不同规模的土地征收需要经过不同层级的政府批准,并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发布征地公告并组织实施。
补偿登记
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应当在公告规定的期间,持土地权属证书到当地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征地补偿登记。
安置补偿方案拟定和公告
拟定安置补偿方案并予以公告,内容需包含被征用土地的位置、地类、面积,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种类、数量,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数量,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的标准、数额、支付对象和支付方式等。
签订补偿安置协议
拆迁实施单位根据评估报告书与被拆迁户签订补偿安置协议书。
裁决和强制执行
对达不成协议的,由拆迁主管部门受理后进行裁决。
拆迁实施
拆迁实施单位和评估单位进场实际操作,完成拆迁工作。
补偿安置
根据协议落实补偿,进行拆迁安置。
归档和结案
将拆迁相关资料进行归档,完成项目结案。
建议在拆迁过程中,被拆迁人应充分了解相关政策和程序,及时办理补偿登记,并在必要时寻求法律援助,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