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新药上市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临床前研究
研究开发:药企在实验室研究,寻找具有治疗潜力的新的化合物,进行药物靶点的发现及确认,化合物筛选与合成,活性化合物的验证与优化,一般需要2-3年。
临床前试验:评估药物的药理和毒理作用,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情况(ADME),以及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稳定性等研究(CMC),一般需要2-4年。
临床试验审批(IND)
申请人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提出药物临床试验申请,提交相关研究资料。药品审评中心对申报资料进行形式审查,符合要求的,出具受理通知书;不符合要求的,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或者申请材料补正通知书。
临床试验
一期临床:药理及安全性评价。
二期临床(探索性研究):治疗有效性评价。
三期临床(确定性研究):安全、有效及剂量评价。
新药上市审批(NDA)
完成支持药品上市注册的药学、药理毒理学和药物临床试验等研究,确定质量标准,完成商业规模生产工艺验证,并做好接受药品注册核查检验的准备后,向药品审评中心提出药品上市许可申请,提交相关研究资料。
药品审评中心对申报资料进行形式审查,符合要求的,出具受理通知书;不符合要求的,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或者申请材料补正通知书。
药品审评中心组织药学、医学和其他技术人员,在规定时限内对已受理的药品上市许可申请进行审评。审评过程中基于风险启动药品注册核查、检验,相关技术机构应当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核查、检验工作。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完成技术审评后20日内完成审批;20日内不能完成审批的,经主管局领导批准,可以延长10日;时限延长超过10日的,须报国务院批准。
上市后研究
上市后进行监测,包括对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和监督,对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进行抽样检验等。
上市后再审批
根据需要,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可能会要求进一步的监测和报告,包括药物的效果和安全性。
建议:
研发机构需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确保申请材料完整、准确。
临床试验过程中,需严格遵守伦理规范和监管要求,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制药公司应与监管机构保持密切沟通,及时响应审评过程中的问题和要求,以提高新药上市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