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仲裁程序是指双方当事人根据事先或事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将争议提交给仲裁机构进行裁决时应办理的各项手续和步骤。仲裁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申请和受理:
当事人一方需向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包括仲裁协议、仲裁申请书及副本等文件。仲裁委员会在收到申请后,会进行审查,符合受理条件的将予以受理。
组庭阶段:
双方当事人应在规定的期限内约定仲裁庭的组成方式和选定仲裁员。
开庭审理阶段:
仲裁庭会根据仲裁规则的规定,安排开庭日期并进行审理。审理形式可以是书面审理,也可以是开庭审理,具体方式取决于当事人的要求和仲裁庭的决定。
裁决阶段:
仲裁庭在审理结束后,会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裁决。仲裁裁决具有终局性,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
执行阶段:
仲裁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应按照裁决执行,如果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仲裁程序相对于诉讼来说更加灵活和高效,审理期限较短,且案件一般不公开审理,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隐私。
建议:在签订仲裁协议前,双方当事人应充分了解仲裁程序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以确保争议能够高效、公正地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