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检疫是一项法定的强制性技术行政措施,旨在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促进养殖业发展,保护人体健康。它涉及一系列程序,具体包括:
动物检疫申报制度
货主在出售、运输动物或动物产品前,应提前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并提交必要的申报材料。
检疫审批
对于输入或过境运输的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必须提前办理检疫审批手续,取得进境许可证,以防止违法违章进口。
境外预检
对进境种用动物,派出专家到输出国了解产地疫情情况,并监督输出国严格执行双方签订的动物健康议定书。
检疫报检
进境或过境的动物、动物产品必须向出入境检验检疫机关报检,审核报检单证是货物入境查验的第一关。
现场检疫和隔离检疫
检疫人员在货物抵达进境口岸时进行现场检疫,包括核对货证、检查运输记录、现场检查和实施防疫消毒处理。对于输入动物,还需实施隔离检疫,必要时进行实验室检疫。
检疫监督
对经检疫后仍存在传播疫病风险的动物、动物产品,实施检疫监督,包括注册登记、控制加工流程、建立防疫体系和管理体系。
检疫处理
对检疫不合格的动物、动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采取强制性处理措施,如除害、扑杀、销毁、退回等。
总结归档工作
检疫工作完毕后,整理所有检验资料,撰写工作总结,并将有关单证、资料归档。
这些程序共同构成了动物检疫的完整流程,确保动物及其产品的安全卫生,防止疫病传播,保护公共卫生和人类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