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提审是指最高人民法院对各级人民法院、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或者接受同级人民检察院的再抗诉后,直接调取原审案卷和材料,并组成合议庭对案件进行审判的程序。提审是正常的司法程序,用于纠正已经生效但可能存在错误的判决或裁定。
提审的具体程序包括:
提审决定 :最高人民法院或上级人民法院在发现下级法院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或接受同级人民检察院的再抗诉后,作出提审决定。调取案卷:
提审法院直接调取原审案件的案卷和材料,以便进行审理。
组成合议庭:
提审法院组成合议庭,对案件进行审理。合议庭成员不得包括原审案件的审判成员。
审理程序
开庭审理:
根据案件性质和具体情况,法院可以开庭审理或不开庭审理。
新证据:控辩双方可以在开庭前提交新的证据,但开庭后除对原审被告人有利的外,法院不再接纳新证据。
法律适用: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对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证据和适用法律进行全面审查,不受申诉或抗诉范围的限制。
裁判与执行
裁判:法院审理后作出终审裁判,裁判是终审的,不得再上诉。
执行:再审期间不停止原判决、裁定的执行,但特定情况下可以裁定中止执行。
期限
审理期限:法院应当在作出提审、再审决定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需要延长期限的,不得超过6个月。
指令再审:如果需要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法院应当自接受抗诉之日起1个月以内作出决定。
总结:
法院提审是一个严谨的司法程序,用于纠正已经生效但可能存在错误的判决或裁定。提审程序包括提审决定、调取案卷、组成合议庭、审理程序、裁判与执行以及期限等方面。通过这一程序,法院可以确保司法公正和法律的正确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