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调配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划分调配区
在平面图上划出挖方区和填方区的分界线,并在挖方区和填方区划出若干调配区。
确定调配区的大小和位置,考虑与建构筑物的协调、开挖施工顺序、主导施工机械的技术要求以及方格网等因素。
计算土方量
计算各调配区的土方量,并标于图上。
计算调配区之间的平均运距
计算每对调配区之间的平均运距,即挖方区土方重心至填方区重心的距离,并将每一距离标于土方平衡与运距表中。
确定最优调配方案
用“最小元素法”编制初始调配方案。
用“位势法”检查初始方案,判断总运输量是否为最小值,如果不是,则用“闭回路法”进行调整。
绘制土方调配图
根据以上结果,标出调配方向、土方数量及运距,绘制土方调配图表。
优化和调整方案
通过反复调整,优化调配方案,使全线的土石方利用尽可能合理,总运输量或费用最小。
闭合核算
进行闭合核算,确保调配方案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合计运量和计算平均运距
合计各段的运量,计算全线调配的平均运距,若不理想则调整允许最大运距,重新进行调配。
打印调配表和绘制调配曲线图
打印土石方调配表、每公里土石方及运量表,并绘制土石方调配曲线图。
资料准备和审批
施工单位在进行土石方调配前,应当准备相关的施工方案、工程图纸、资质证书、环评文件等必要的资料,并确保其完整、准确。
将调配土石方的方案和相关资料提交给有关部门进行审批,审批程序通常包括初审、复审和批准等环节。
这些步骤共同构成了土方调配的完整程序,旨在确保土方工程的经济性、合理性和施工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