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改复核的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确定复核标准和要求
质量管理部门根据产品标准和规范要求,确定复核的标准和要求,以确保复核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进行复核检查
质量管理部门对整改后的产品进行复核检查,包括外观质量、尺寸、重量、材料、配件、功能和性能等方面的检查。
复核结果评定
根据复核检查的结果,对整改后的产品进行评定,评定结果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两种。
不合格品处理
如果复核结果显示整改后的产品依然不合格,需要重新制定整改方案并进行整改。如果复核结果显示整改后的产品合格,则可以继续进行后续的生产工作。
记录和文件检查
检查整改过程中是否有记录和文件,确认整改的可追溯性,验证整改措施是否有效,是否可以防止同类问题的再次发生。
结束整改流程
如果复核结果显示整改结果合格,整改流程结束,可以继续进行后续的生产工作。如果复核结果显示整改结果不合格,则需要重新制定整改方案并进行整改。
总结:
整改复核的程序包括确定复核标准和要求、进行复核检查、复核结果评定、不合格品处理、记录和文件检查,以及结束整改流程。这一流程旨在确保整改工作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防止同类问题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