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陶艺程序是指 将自然界的泥土通过人的巧手和智慧,塑造出各种形态各异的艺术品的过程。这包括了从原料选择、成型制作、装饰美化到烧制完成的整个工艺流程。具体步骤如下:
原料制作
釉料制作:包括球磨细碎、除铁、过筛等步骤,最终得到成品釉。
泥料制作:包括球磨细碎、搅拌、除铁、过筛、抽浆、榨泥、真空练泥等步骤,最终得到用于成型的泥料。
成型
拉坯成型:利用拉坯机产生的离心运动,对含水半固化状态的泥料拉伸成型,适用于制作圆形、弧型等浑圆的造型,如盘子、碗、罐子等。
泥板成型:将泥块碾成、拍成或切割成板状,用于制作器物的表面。
泥条盘筑:将泥条搓成粗细均匀的泥条,然后按照所需造型盘圈垂直重叠,适用于制作较大且完整的表面。
手捏成型:徒手捏制,适用于制作小型且富有表现力的作品。
注浆成型:将泥浆倒入模具中,待其凝固后取出成型的制品。
装饰
釉下彩绘制:在素烧的坯体上直接进行绘画,如青花瓷。
刻划装饰:在晾干的坯体上刻上文字或图案。
施釉
将釉料均匀地喷洒在素坯表面或绘制在白胎表面,增加作品的美观性。
烧制
素烧:将坯体放入窑中,烧至800度左右,使泥坯硬化。
正烧:将上好釉的坯体再次放入窑中,烧至1280度到1310度之间,使釉料熔化并固定在坯体上。
后续处理
冷却:烧制完成后,待作品冷却至室温。
清理:去除作品表面的釉面或釉料残留物。
通过以上步骤,陶艺作品从最初的泥土逐渐转变为具有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的陶瓷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