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程序核对流程是什么

时间:2025-01-23 15:28:25 程序应用

新程序核对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在进行各项治疗、护理活动中,应同时使用床头卡、治疗卡、腕带等方法确认患者身份。对能有效沟通的患者,实行双向核对法,即要求患者自行说出本人姓名,无误后方可执行。

护理关键流程

完善并落实护理各关键流程(门诊、病房、手术室等)的患者识别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

腕带使用

对住院患者使用“腕带”作为患者识别标识。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认真核对患者腕带信息,准确确认患者的身份。腕带识别信息填好后必须经两名护理人员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需要经两人重新核对。

腕带填写的信息字迹清晰规范,准确无误。项目包括:病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患者使用腕带舒适,松紧度适宜,皮肤完整无破损。护士在给病人使用“腕带”标识时,实行双核对;加强对患者腕带使用情况的检查。

三查七对制度

护士在抽血、给药或输液时,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二种患者识别的方法,不得仅以床号作为识别的依据。

新入院患者身份识别

患者持住院证及相干手续入科。确认患者身份时,能无效沟通的患者,接诊护士检查住院证信息,与患者反向核对其姓名、生日期、住院号等相干信息(至多同时使用两种以上识别方式),确认患者身份。不能无效沟通的患者,接诊护士检查住院证,与患者陪同人员反核患者姓名、生日期等相干信息,必要时检查无效身份证件,协助确认患者身份。精确、完好填写腕带信息,双人核对无误后佩戴,佩戴时应与患者或家属确认患者身份。无名氏患者,护士根据绿色通道虚拟卡填写腕带信息(无名氏、绿色通道编号、性别)。腕带笔迹不清楚或转科、转床等情况时,应及时更新腕带信息,同病历信息符合,与另一位护士双人核对无误后方可佩戴。

诊疗活动中的患者身份识别

诊疗活动之前,必须认真核对和识别患者身份,严酷履行“核对制度”,确保对精确的患者实施精确的操纵。检查、医治、护理操纵前,根据患者的沟通能力,精确实施反向核查:能无效沟通的患者,反向扣问患者姓名,患者自行说出本人姓名,护士认真核对标本瓶、药品、血成品、食物等标签上或处置单上患者姓名,精确无误。不能无效沟通的患者,对新生儿、认识不清、说话交流妨碍等缘由没法向医务人员陈述本人姓名的,由患者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陪同人员则以腕带识别患者身份。

这些流程旨在确保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防止医疗错误,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