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验槽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人工开挖保护层土方并自检
当人工开挖完保护层土方并达到设计高程时,进行自检。
检查基坑的低高程、有无超挖欠挖、各部位尺寸、平整度是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查看地质是否均匀、有无异常、地下水位、有无积水等,是否与地质报告一致。
联合验槽
建设、设计、地勘、监理、施工等单位联合进行验槽。
需要钎探的要进行钎探,以确定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施工单位准备资料
施工单位准备好相关资料,如地勘报告、钎探记录、图纸、地基验槽记录表、放线记录表、会议签到表等。
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
基坑(槽)挖至基底设计标高并清理后,施工单位必须会同勘察、设计、建设、监理等单位共同进行验槽,合格后方能进行基础工程施工。
验槽程序
清理基坑内的杂物和积水。
确定验槽位置和尺寸。
用钢尺和水平仪检查槽底和槽壁的水平度和垂直度。
按设计深度逐层逐段进行验收,每一段验收后,填充相应高度的砂浆,保证槽壁不塌陷。
验槽结束后,进行测量和记录,确认验槽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如有不合格情况,及时整改并重新验收。
浇垫层混凝土前验槽
在浇垫层混凝土或类似的构造前,所有建(构)筑物基坑均应进行施工验槽。
基础是挖孔桩设计标高并清理后,施工单位召集,由总监工程师组织会议,施工五方主体(建设、施工、设计、地勘、监理)等单位共同进行验槽,合格后方能进行基础工程施工。
综上所述,基坑验槽程序主要涉及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的自检、联合验槽、资料准备、验槽的具体步骤和记录、以及在浇垫层混凝土前的最终验收。这些步骤旨在确保基坑工程的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及相关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