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登记程序是指 不动产登记机构及相关当事人在办理不动产登记活动中所遵循的过程、步骤、方式和规则。该程序构成不动产登记程序法的核心内容,旨在规范登记申请人的申请行为,以及不动产登记机构的登记行为,确保通过不动产登记活动形成的不动产物权之权利表象——登记——与实体权利的一致性。
具体来说,资产登记程序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申请登记:
房产权利人或代理人在规定的期限内向登记机关提供合法有效的法律文件,包括身份证件、产权证件等,并填写相关申请书和墙界表等。
勘丈绘图:
对已申请房屋产权登记的房屋进行实地勘察,查清房屋现状,丈量计算面积,核实墙体归属,绘制分户平面图,补测或修改房屋的平面图(地籍图),为产权审查和制图发证提供依据。
产权审查:
以产权产籍档案和实地调查勘察为基础,依据法律政策,对照产权申请人提出的申请书和产权证明,逐户、逐幢进行产权来源、产权变动的合法性审查。产权审查要求层层把关、三审定案(即初审、复审和审批),并通过公告征询异议。
绘制产权证:
在通过产权审查后,登记机关根据审查结果绘制产权证,将数据权益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及其他事项进行记载并公示。
收费发证:
完成上述步骤后,登记机关向申请人收取相关费用,并颁发不动产权属证书。
通过这一系列的程序,可以确保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过程合法、有效,并保障交易安全,促进房地产市场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