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表演的程式包括唱、念、做、打四个主要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方法和规范。
唱
分为板腔体和曲牌体两大类。
在腔调、板式、曲牌和锣鼓方面都有程式。
包括生活动作的程式如开关门、上下马等,以及表达情感、情绪变化的程式如三笑、哭头等。
念
主要包括散白和韵白两种形式。
散白接近于自然语言,韵白则有一定的韵律和规范。
做
涉及身段、工架等表演技巧。
包括各种生活动作的规范化、舞蹈化表演,如开门、推窗、上马、登舟等。
打
主要包括各种武术动作和武艺展示。
如刀、枪、剑、棍等兵器的使用技巧,以及空手搏击等。
此外,戏曲表演程式还包括一些特定的表演形式和技巧,例如:
自报家门:人物出场时的自我介绍,由引子、定场诗、坐场白组成。
跑龙套:扮演士兵、宫女、仆役等随从人员,因穿上特殊形式的龙套衣而得名。
跑圆场:演员在舞台上所走的路线呈圆圈形,周而复始。
搭架子:在剧情发展中用于设置场景和道具。
打背弓:用于表达角色内心的思考和评价。
耍下场:属于把子功,是武打表演的一种。
抄过场:在戏剧情节不中断的情况下,两组戏剧人物分头出场,交叉疾走后再同时下场。
对子:两个角色之间的对话和互动。
抬轿:模拟抬轿的动作。
档子:用于表现戏剧中的障碍或保护角色。
亮相:角色在舞台上的特定动作,用于展示角色的性格和情感。
走边:一人或多人集体在舞台上快速行走,常用于表现紧张、急忙等情节。
起霸:角色上场时的特定动作,展示其威武气势。
趟马:模拟骑马行走的动作。
这些程式是戏曲表演的核心,通过它们的组合和变化,戏曲演员能够在舞台上创造出丰富多彩、富有表现力的艺术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