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管理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目标设定阶段
明确组织愿景和战略:组织高层需明确组织的长期愿景和短期、中期战略目标,这些目标应与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和使命相一致。
SMART原则应用:在设定具体目标时,应遵循SMART原则(具体、可衡量、可达成、相关性强、有时间限制),以确保目标既具有挑战性又切实可行。
上下级沟通:目标设定过程中,上级与下级之间应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通过目标会谈等形式讨论和修正各级管理人员提出的目标,以确保目标的一致性和可行性。
目标分解阶段
层级分解:将总体目标按照组织结构层级逐级分解到部门、团队和个人,确保每个层级的目标都是对上一级目标的支撑和细化。
形成目标体系:通过层级分解,形成一个锁链式的目标体系,其中每个目标都与其他目标相关联,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的整体。
明确责任与权限:在分解目标的同时,明确每个目标的责任人和相关权限,确保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职责范围和工作重点。
目标实施阶段
制定行动计划:为每个目标制定详细的行动计划,包括具体的执行步骤、时间表、所需资源等,以明确工作方向和重点。
自我控制:鼓励员工进行自我控制和管理,按照行动计划推进工作。
检查和评价阶段
定期检查:对各级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可采用自检、互检和责成专门部门检查等方式,检查的依据是事先确定的目标。
评价结果: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奖罚,以此激励员工,使目标管理进入下一轮循环过程。
目标刷新阶段
目标评价:对实现的目标进行评价,包括资源使用情况、目标是否还有弹性空间、对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等。
目标刷新:根据评价结果进行目标刷新,以新的目标为起点,推动企业不断进步。
这些步骤共同构成了目标管理的完整程序,确保目标的设定、实施、检查和评价能够有序进行,最终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