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小程序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手机号授权收费 :自2023年8月26日起,小程序中“一键授权获取手机号”功能开始收费,每次组件调用成功收费0.03元。小程序备案:
自2023年9月1日起,微信小程序必须完成备案后才可上架;已上架的小程序需于2024年3月31日前完成备案,逾期未完成备案的平台将清退处理。备案系统将于9月1日上线。
隐私保护:
自2023年9月15日起,涉及处理用户个人信息的小程序,开发者需先获得用户已阅读并同意隐私保护指引等信息处理规则的同步,才能调用微信提供的隐私接口。
个人信息收集:
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需遵循《个人信息保护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和诚信原则,不得通过误导、欺诈、胁迫等方式处理个人信息,且收集个人信息应限于现实处理目的的最小范围。
注册提交规范
开发者提供的联系方式和主体认证信息应真实有效,且认证主体需与支付主体、广告结算主体一致。
平台暂停个人主体类型的小程序接入申请,个人开发者需注册企业主体并完成认证。
小程序不得关联至不具备完整合法权益或不具备完整授权的网站、应用程序、产品或服务。
提交的小程序应是具备完整功能的网络应用,不得为测试版,且需提交相应的审批、备案等资质文件材料。
小程序的服务范围需与实际填写的类目和标签一致,不得超出开放平台的类目库范围。
避免批量注册、提交功能过于简单或重复提交相似功能的小程序。
使用限制
不得在非必要情况下强制用户授权手机号,用户拒绝授权后,不得频繁询问或调用手机号授权接口。
小程序名称具有唯一性,且名称和搜索关键词的匹配度越高,排名越靠前。
个人小程序无法使用微信支付功能、数据分析能力较弱、每个个人用户只能创建一个个人小程序,且每个小程序只能关联一个微信公众号。
审核与下架
小程序需通过微信小程序官方审核,审核难度较大,不符合要求的小程序可能会被拒绝发布或下架。
对违规小程序的处罚措施包括版本下架、隐藏和应用下线。
这些规定旨在保护用户隐私、规范小程序开发和使用行为,确保小程序平台的健康有序发展。建议开发者在开发和使用小程序时,仔细阅读并遵守相关规定,以保障用户权益和自身合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