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金(也称为鎏金)是一种传统的金属装饰工艺,其工艺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仿“金棍”
预备一根铜棍,将前端打扁并略翘起。
将铜棍的前端沾上水银,晾干后即成“金棍”。
煞金
将黄金锻成金箔,剪成碎片。
将金箔碎片放入坩埚内加热至约400℃,然后倒入汞,搅动使金完全溶解于汞中。
倒入冷水中使冷却,形成银白色泥膏状的金汞合剂,称为金泥。
抹金
用磨炭打磨掉铜饰件表面的铜锈。
使用“涂金棍”沾取金泥与盐、矾的混合液,均匀地抹在铜器表面。
边抹边推压(现代匠师称此手法为“拴”),以保证金属组织致密,与器物粘附牢固。
开金
将烧红的无烟木炭放在变形的铁丝笼中。
用金属棍挑着金泥,围着抹金的地方烤,以蒸发金泥中的水银。
通过加热使黄金紧贴在铜器表面,此过程需要反复进行多次,以达到所需的金层厚度。
压光
用玛瑙或玉石制成的“压子”沿着器物表面进行磨压。
使镀金层致密,并与被铸器结合牢固,直到表面出现发亮的鎏金层。
最后进行清洗和压光等工序,使鎏金件更加精美。
通过以上步骤,流金工艺能够使黄金在铜器表面牢固地附着,并且表面呈现出金黄色,具有华贵璀璨经久不褪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