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刑事诈骗案件中,撤案需要遵循严格的法律规定和程序。以下是撤案的可能情况和流程:
侦查阶段撤案
撤案情形:
侦查机关发现不存在诈骗犯罪事实,或犯罪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
犯罪嫌疑人死亡。
撤案流程:
侦查机关进行内部审查,依职权作出撤案决定。
审查起诉阶段撤案
撤案情形:
检察院发现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
存在法定不起诉情形,如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
撤案流程:
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通知相关被害人,被害人如不服可向上一级检察院申诉。
审判阶段撤案
撤案情形:
案件在审判阶段,法院审理中发现不构成犯罪。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
撤案流程:
法院作出无罪判决,案件终结。
建议
及时退赃退赔:如果涉案金额不大,积极退赃退赔并获取谅解书,在检察院阶段律师可以与检察官沟通,争取相对不起诉的结果。
律师介入:尽早委托专业律师,律师可以通过会见、提交法律意见、与办案机关沟通等方式,争取在侦查阶段撤案。
注意时效: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是撤案的一个重要情形,因此要注意时效问题。
综上所述,撤案最快的程序是在侦查阶段,通过积极退赃退赔、律师介入和及时沟通,争取在侦查机关作出撤案决定。如果案件已经进入审查起诉或审判阶段,撤案的难度和可能性会相应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