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律师接案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接待并倾听来访当事人
律师需要耐心倾听来访当事人(包括受害人一方、嫌疑人或被告人一方,或者以上各方的亲属等)的诉说,通过沟通了解案件的基本信息。
做好接案笔录
核查来访者及当事人的基本信息。
了解案件的基本情况(何时、何地、何事、何人,是否与当事人有关)。
了解来访者目的(例如,受害方主要是要求追究对方的刑事责任并进行民事赔偿,嫌疑人或被告人一方主要是提供法律帮助进行辩护,并代理附带民事诉讼等)。
明确告知律师的职责和任务。
明确告知律师收取代理费的依据及数额。
办理委托手续
办理委托手续的只能是本人、本人的近亲属(父母、子女、配偶、同胞兄弟姊妹)。
委托方提交委托人、嫌疑人或被告人的身份证、户口本复印件,原件备查。
签订委托代理协议、委托书。
律所在签订代理协议和接受委托后出具函件、会见专用介绍信等。
了解案情
律师需要进一步了解案件的细节,包括案件的发生经过、证据材料、相关法律法规等。
起草法律文书
根据了解到的案情,律师需要起草起诉状或者答辩状,明确当事人的诉求和理由。
调查收集证据
让委托人提交已有的相关证据,如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等。
律师自行调查取证,包括调查收取证人证言、公安笔录、档案记录等。
立案
代理人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律所公函、授权委托书、起诉状、证据目录及相关证据。
法院立案审查,审查通过后立案,然后签发受理案件通知书、举证通知书等。
参加庭审
律师需要参加庭审,包括核对当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审判人员、书记员名单,告知当事人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请等。
若当事人不申请回避,则继续开庭。一般先征求双方当事人意见,看是否愿意调解。若双方当事人愿意调解,则进入调解程序。若不愿意,则继续开庭。
先由原告方主张诉讼请求及事实,然后由被告方进行答辩。
庭后工作
律师需要整理开庭情况,向当事人汇报开庭情况,向法院提交代理词。
跟进案件的进展,包括催促、接收法院民事判决、跟进是否提起上诉、接收上诉状、拟定答辩状并向法院提交等。
执行阶段
根据生效判决,准备强制执行材料。
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提供财产线索、与执行法官沟通执行进展、跟进强制执行情况。
执行终结后结案。
以上是个体律师接案的一般程序,具体情况可能因案件性质和当地法律法规的不同而有所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