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民换草场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延迟放牧 :在主要优良牧草结籽后,再进行放牧,给牧草以天然下种的机会,以利种子繁殖。结实前停止放牧。较迟放牧:
在春季牧草幼苗充分生长后开始放牧,牧草返青时禁止放牧。
刈割:
在适于割草的地区安排一定年限的刈草,刈草年限可与较迟放牧互相替代,皆能使牧草得到复壮。
休闲:
在生长季节完全不加利用,使草地牧草休养生息,在枯草期进行放牧。休闲期内可实施草地培育的各项措施如施肥、补播、清除毒害草等,以便进行土壤和植被的改良。
转场:
牧民们根据季节变化,将牲畜赶往不同海拔的牧场,逐水草而居。转场时,牧民们会携带帐篷和生活用品,沿着世代踩踏出的牧道迁徙,可能还需要组成驼队,赶着畜群一起大迁移。
变更和解除程序
变更:
在进行草原场合同变更时,建议遵循以下步骤:
协商:双方应就变更的内容进行充分的沟通与协商,确保达成一致意见。
书面确认:变更内容应以书面形式确认,并由双方签字盖章,以确保法律效力。
备案:如法律法规对此类合同的变更有备案要求,应及时向相关部门进行备案。
解除:解除草原场合同的程序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通知:解除一方应书面通知对方,说明解除的理由及依据。
这些程序体现了牧民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以及他们适应自然环境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