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控标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硬件与软件集成
在标案中增加硬件项目,如服务器、路由器、防火墙等,以软硬件同时控标,增加竞争对手的难度。但这种方法会降低项目利润,且价格分不低于30分。
资质门槛
设置公司注册资本、软件著作权、高新企业认证、CMM认证、过往类似项目合同数量及合同额、参与项目人员数量及社保在册时间、项目经理资质证书及在职时间、软件供货时间周期、验收整改次数等资质门槛,以确保投标方具备相应的能力和经验。
软件参数门槛
制定并发数要求、性能要求(需提供测试报告)、安全要求(需提供第三方检测报告)、开发语言/数据库要求、架构要求(如分布式)、浏览器兼容性要求、手机兼容性要求、源码开源度等软件参数门槛,以确保投标方的软件产品符合特定标准。
实施与售后门槛
设定实施时间周期、售后服务要求、培训服务、维护服务标准等,以确保投标方能够提供全面的售后服务和支持。
标准化流程与自动化工具
建立标准化的操作流程,确保软件操作的一致性和规范性。利用软件的自动化功能,实现数据的自动处理、分析和报告生成,提高工作效率。
数据质量控制
设置数据验证规则,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从而提高标书质量。
需求明确与预算管理
在项目启动阶段,明确项目需求,详细记录客户的期望、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及任何可能的变更。通过合理的预算规划和监控,确保项目不超支。
风险管理
进行严格的风险管理,识别和评估项目中的潜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以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沟通与协作
与客户、供应商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确保各方对项目需求和目标有清晰的理解,减少误解和变更。
持续集成与持续交付
实施持续集成与持续交付流程,确保软件开发的每个阶段都能按时交付高质量的产品,从而提高项目的可控性和可靠性。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进行软件控标,确保项目在预算和时间范围内顺利完成,并选择到最符合需求的供应商。建议在实际操作中,根据具体项目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这些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控标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