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软件上有哪些骗局

时间:2025-03-31 11:08:00 软件教程

一、常见骗局类型

高薪低门槛骗局

- 案例:

招聘外卖员时承诺“0首付”“电动车免费”等诱饵,实则通过贷款购买电动车并强制签订众包合同,导致求职者背负高额债务。

- 防范:正规外卖平台直接与骑手合作,不会要求提前购买设备或贷款。若遇到此类要求,应立即终止沟通。

培训骗局

- 案例:

以“美容学徒”“服装主播”等名义收取600元培训费,承诺“零投资创业”,实则为传销组织。

- 防范:正规企业不会以培训为名收取费用,若涉及“轻资产创业”等说辞,需谨慎核实。

合同陷阱

- 案例:

直播类岗位合同存在“霸王条款”,如强制要求长期服务或高额违约金,或以“主播经纪协议”替代劳动合同。

- 防范:签订合同时务必核对合同条款,优先选择书面劳动合同,并保留协商记录。

皮包公司/虚假招聘

- 案例:

招聘信息与工商注册信息不符,或通过政府网站、人才市场官网仿冒发布,实际并不存在。

- 防范:通过工商、红盾等官方渠道核实企业注册信息,对“完美工作”保持警惕。

二、通用防范建议

核实企业资质

- 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红盾网等渠道查询注册信息,确认企业是否真实存在。

警惕高薪宣传

- 若薪资明显高于市场平均水平(如技术类岗位),需谨慎核实岗位真实性,避免因贪图小利上当。

审慎处理合同条款

- 签订前务必仔细阅读合同,保留修改意见记录,遇到不合理条款应及时向劳动部门投诉。

使用正规招聘平台

- 优先选择有资质认证、反垃圾系统和实时审核的招聘平台(如赶集网、BOSS直聘),避免通过短信、电话或不明网站求职。

交叉验证信息

- 对招聘信息中的联系方式、公司地址等多方面进行验证,可通过电话回拨、实地考察等方式确认。

若遇到疑似骗局,建议立即停止沟通,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或公安机关举报,并保留相关证据(如聊天记录、合同副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