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常规维护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改正性维护
定义:改正在系统开发阶段已发生而系统测试阶段尚未发现的错误。
目的:确保软件在发布后能够正常运行,并纠正潜在的程序错误或设计缺陷。
适应性维护
定义:使应用软件适应信息技术变化和管理需求变化而进行的修改。
目的:确保软件能够在新的硬件和软件环境中正常运作,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
完善性维护
定义:对已有的软件系统增加一些在系统分析和设计阶段中没有规定的功能与性能特征。
目的:增强软件的功能性和操作性,提高用户满意度,满足用户的新需求和建议。
预防性维护
定义:为了适应未来的软硬件环境的变化,主动增加预防性的新功能,以使应用系统适应各类变化而不被淘汰。
目的:提高软件的长期可维护性和可靠性,降低未来故障的可能性。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维护活动,如:
物理安全维护:防止对物理设备的意外或人为损坏,设置安全性维护,防止黑客远程控制硬件设备。
软件系统的安全维护:包括安装补丁、及时安装补丁解决漏洞、安装并设置防火墙、防止非法访问、安装网络杀毒软件、控制病毒的传播、帐户和密码保护、防止黑客入侵系统、监控系统日志、关闭不必要的服务和端口服务器、解决系统拥塞的问题、定期备份服务器等。
这些维护活动共同确保了软件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和高效性,使其能够持续为用户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