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按测试对象划分
黑盒测试 从用户角度出发,仅关注输入输出是否符合需求,无需了解内部实现。常用方法包括:
- 等价类划分法
- 边界值分析法
- 因果图法
- 场景法
白盒测试
深入代码内部,检查逻辑结构和代码质量。常用方法包括:
- 代码检查法(静态分析)
- 静态结构分析法
- 逻辑覆盖法(如路径覆盖、判定表)
- 域测试、符号测试等
单元测试
针对最小可测试单元(如函数或模块)进行测试,确保其独立功能正确性。通常在编码后进行。
集成测试
将模块组合后测试接口和交互,确保协同工作正常。常结合白盒测试检查模块间数据传输和功能冲突。
系统测试
对完整系统进行功能、性能及环境测试,包括回归测试和冒烟测试。
二、按执行阶段划分
功能测试
验证软件是否满足需求规格,包括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
性能测试
评估系统在不同负载下的表现,包括:
- 负载测试: 逐步增加负载至系统极限 - 压力测试
- 并发性能测试:模拟多用户并发访问
- 容量测试:测试系统最大承载量。
验收测试 确认软件满足用户需求,通常由用户或客户参与。
三、其他常用方法
冒烟测试:
快速验证核心功能是否正常,适用于系统上线前。
边界值测试:测试输入数据的极限值,如密码长度限制。
错误推测法:基于经验推测潜在错误并设计测试用例。
正交排列法:通过特定组合测试多输入参数。
四、补充说明
测试类型对比:黑盒与白盒互补,前者关注结果,后者关注过程。
测试工具:如Selenium(功能测试)、JMeter(性能测试)、JUnit(单元测试)等。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可有效提升软件质量和测试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