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软件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基础性能指标
CPU使用率:反映系统CPU资源的占用情况。
内存占用:显示系统内存的使用情况,包括物理内存和虚拟内存。
磁盘I/O:监控磁盘读写速度和吞吐量。
网络带宽和延迟:衡量网络通信的速度和响应时间。
应用性能指标
请求响应时间:从发送请求到接收响应所需的时间。
吞吐量:单位时间内系统处理的请求数量或事务数量(如TPS)。
错误率:请求处理失败的比例。
并发用户数:系统同时处理的用户数量。
业务监控指标
业务响应时间:业务处理的时间,影响用户体验。
业务成功率:业务处理成功的比例。
业务资源利用率:如数据库连接数、线程池使用情况等。
系统健康指标
系统负载:系统整体负载情况,包括CPU、内存、磁盘和网络等。
服务可用性:服务正常运行时间占总时间的比例。
故障恢复时间:系统从故障中恢复所需的时间。
安全监控指标
非法访问尝试:监控并记录未经授权的访问尝试。
数据泄露风险:评估数据泄露的可能性和风险。
系统漏洞:监控并记录系统中的安全漏洞。
监控系统的自身性能指标
数据采集延迟:监控系统采集数据的时间延迟。
数据处理延迟:监控系统处理数据的时间延迟。
存储容量和备份:监控系统存储数据的能力和备份策略。
用户体验指标
页面加载时间:网页或应用加载的时间。
系统稳定性:系统长时间运行的稳定性。
用户满意度:用户对系统的整体满意程度。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用户全面了解系统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优化系统性能,提高业务连续性和用户满意度。不同的监控软件可能会侧重不同的指标,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监控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