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最近的改革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注册制改革
创业板在2020年4月27日获得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的审议通过,标志着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的正式启动。这次改革的核心是实施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股票发行注册制,涉及发行、上市、信息披露、交易、退市等多个基础性制度改革。
上市条件调整
创业板改革取消了“最近一期不存在未弥补亏损”的要求,改为综合考虑企业预计市值、收入、净利润等因素,由深交所制定具体的多元包容的上市条件。这一调整旨在支持特殊股权结构和红筹结构企业上市,并为未盈利企业预留了上市空间。
涨跌幅限制放宽
创业板改革将存量公司的日涨跌幅限制同步放宽至20%,这一措施有助于提升市场的流动性和活跃度。
完善退市制度
创业板改革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退市指标,简化了退市流程,取消了暂停上市和恢复上市环节,从而提升了退市效率。
投资者适当性要求
创业板对个人投资者的适当性要求保持不变,但要求充分揭示风险。新增创业板个人投资者须满足前20个交易日日均资产不低于10万元,且具备24个月的A股交易经验的门槛。
支持中小企业融资
创业板改革旨在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提高对实体经济的适配性,支持中小企业融资。通过设立中小企业板等措施,为中小企业提供直接融资的平台,解决其融资难的问题。
市场功能和稳定性提升
创业板改革还致力于深化主板和创业板市场改革,搞活多层次资本市场,完善转板机制,实行真正的注册制,扩大对外开放,改革指数编制方法,增强市场稳定性、活跃度与有效性。
这些改革措施旨在提升创业板的包容性和市场效率,支持创新创业企业的发展,同时增强资本市场的稳定性和活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