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的创业起步阶段可以追溯到1998年,当时马化腾与张志东、许晨晔、陈一丹和曾李青五位创始人共同创立了腾讯公司,并决定开发一个结合互联网与寻呼机的通信软件。最初,他们尝试将互联网服务发送到寻呼机上,并受到ICQ的启发,开发了OICQ(即后来的QQ)。
在创业初期,腾讯面临了服务器成本增加和缺乏盈利模式的困境,资金也日益紧张。1999年,OICQ推出9个月后,用户数量迅速增长到100万,但公司仍难以盈利。2000年,腾讯因OICQ侵犯ICQ的知识产权问题收到美国AOL的律师信,被迫放弃OICQ的域名。
为了解决资金问题,马化腾开始四处寻找风险投资。最终,在2001年,腾讯获得了来自MIH(南非媒体巨头Naspers旗下的投资公司)的投资,这为腾讯的后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
在获得投资后,腾讯开始探索多元化的业务模式,推出了移动增值服务(MVAS)和互联网增值服务(IVAS),包括QQ会员等服务,逐步走出了困境并步入正轨。
总结来说,腾讯的创业起步阶段主要依赖于创始团队的创意和技术实力,以及关键的投资支持。通过不断调整和拓展业务模式,腾讯成功度过了初创期的艰难,并为后续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