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系统维护的收费方式可以多样化,主要根据以下几个因素来确定:
服务级别协议(SLA)
软件企业应与用户签订软件系统维护服务合同,该合同属于技术服务合同,其收入应视同自主知识产权软件产品的销售收入。
根据不同的用户要求,软件系统维护服务可以分为四个级别:
A级:软件企业派技术人员常驻用户,解决日常运行中发生的问题,每年的收费推荐价格为系统投资的15%,若低于软件开发人员的开发推荐价,则按软件开发推荐价。
B级:软件企业7*24响应,2小时到场,且每月派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软件系统性能调整,使之运行处于良好状态,每年收费推荐价格为系统投资的10%。
C级:软件企业7*24响应,2小时到场,每年收费价格为系统投资的5%。
D级:用户的应用系统发生问题,由软件企业派人维护,收费推荐价格为4000元/人*天。
按系统规模和维护内容收费
系统维护费的收费标准一般依据实际需求和维护内容来确定。常见的收费方法包括按月收费、按年收费和按次收费。
系统规模越大,所需的维护工作也相应增加,故此收费标准会相对较高。
维护内容范围越广,所需的人力和资源投入也会相应增加,故此收费标准也会相对较高。
按功能和技术收费
财务软件的维护费用取决于软件的大小、功能和技术,一般维护费一年大概在1000-2000元,定制服务费用取决于客户需求。
软件的维护通常按年收取,费用大概在1000元/年至几万元不等,具体费用也取决于软件的型号等因素。
按项目或按次收费
有些软件企业会按照合同金额的一定比例收取维护费,例如每年合同金额的10%左右。
也可以根据具体的维护任务或项目来收费,每次维护的费用可能根据任务的复杂度和所需时间来确定。
额外服务费用
除了基本的维护服务外,还可能包括软件升级费用、定制化开发费用以及培训和支持费用等。
这些额外服务的费用通常根据具体需求和工作量来计费,可能是一次性支付,也可能是周期性支付。
建议
明确需求:在签订维护服务合同前,用户应与软件企业充分沟通,明确维护内容、服务级别和预期效果。
选择合适的服务级别: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和预算,选择适合的维护服务级别,以确保获得性价比高的服务。
签订详细合同:合同应详细列出维护范围、费用结构、服务周期及责任划分等内容,以减少后期纠纷。
通过以上方式,软件系统维护的收费可以更加透明和合理,确保双方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