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利时软件的组态步骤如下:
新建工程
在正式应用工程组态之前,必须针对该应用工程定义一个名称,该目标工程新建后便新建起了该工程的数据目录。对该工程进行编组分域。工程创建完毕后系统自动在组态软件安装路径下创建了一个以工程名命名的文件夹,以后关于组态产生的文件都是存放在这个文件夹中的。
硬件配置 (设备组态):在工程中的定义应用系统的硬件配置。这包括定义和配置系统中使用的各种硬件设备及其参数。
数据库定义
(数据库总控):
定义和编辑系统各站的点信息,这是形成整个应用系统的基础。数据库定义包括各种数据点的名称、类型、地址等。
工程基本编译 在设备组态编译成功的基础上,数据库编辑完成后可以进行基本编译。这一步骤主要是检查工程配置和硬件配置的正确性,确保没有语法或逻辑错误。 用来编制服务器算法程序。这一步骤涉及编写和调试服务器端的控制逻辑,确保系统能够高效运行。 在服务器控制算法工程编译和基本编译成功之后可以进行联编,生成控制器算法工程。这一步骤是将各个部分的工程文件整合在一起,生成一个完整的可执行文件。 用来编制控制器算法程序及下装控制器的。这一步骤涉及编写和调试控制器端的控制逻辑,确保控制器能够正确执行控制任务。服务器控制算法组态
工程完全编译
控制器控制算法组态
绘制图形
(图形组态):
用来绘制工艺流程图。这一步骤涉及使用图形工具创建和编辑各种图形对象,如按钮、指示灯、趋势图等,以直观地展示系统的运行状态和过程。
制作报表(报表组态):
用来制作反映现场工艺数据的报表。这一步骤涉及定义报表的格式和内容,添加数据信息(包括静态对象和动态对象),并进行点的有效性检查。
系统下装
生成下装文件,并将工程下装到主控单元或操作员站。这一步骤涉及选择需要下装的工程和文件,并在下装过程中显示状态信息,确保下装过程顺利完成。
运行程序并在线调试
进行系统组态,要按照上述步骤进行,才能有条不紊的设计组态。运行程序并进行在线调试,确保系统的各个部分能够协同工作。
建议在实际组态过程中,严格按照这些步骤进行操作,并在每一步完成后进行充分的测试和验证,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