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类资产的评估通常涉及多种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应用场景和考虑因素。以下是几种常用的评估方法及其要点:
成本法
代码行成本估算方法(LOC):
通过有效代码行数与研制费用的关系来估算软件成本。
公式:C = La,E = L / P,其中C是成本,E是工作量,L是有效代码行数,P是生产率(行/人月)。
参数成本法模型:
软件成本估值P由开发成本C1和维护成本C2组成。
开发成本C1由软件工作量M和单位工作量W决定,即C1 = MW。
单位工作量成本W需考虑所有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期间费用。
市场法
直接比较法:
找到与被评估软件在功能、外观、用途等方面相同的参照物,其交易价格即为被评估软件的价值。
类比调整法:
通过比较类似软件的交易价格,调整参照物价格以估算被评估软件的价值。
收益法
适用于有望产生收益的软件资产,基于未来可能产生的收益来估算其价值。
需要考虑软件受众、市场需求、未来收益预测等因素。
技术分析和数据收集
进行软件著作权的技术分析,了解软件的独特性和技术价值。
收集市场和行业数据,为评估提供支持。
评估原则
独立性原则:评估者应保持独立,不受被评估对象的影响。
客观性原则:评估结果应基于充分的事实和数据。
科学性原则:评估方法应科学、合理,符合特定目的。
替代性原则:在存在多种可能的价格时,应选择最低的一种。
专业评估机构
对于复杂的软件类资产,建议咨询专业的评估机构进行详细评估。
评估机构应遵守行业纪律和职业道德,确保评估结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在选择评估方法时,应根据软件的具体情况、评估目的和市场环境进行综合考虑。多种方法结合使用,可以更准确地反映软件类资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