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补偿电机间隙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方向标志判断补偿法
当电机运动经过补偿点时,从补偿表查出补偿值,由计算机转换成控制位移输出量,进行补偿。
设置一个方向标志来判断电机是否换向,不换向不补偿,每换向一次补偿一次,以此来消除丝杠的反向间隙误差。
机械间隙自动补偿法
利用数控系统的自动补偿功能,对机械或间隙进行自动补偿。
稳定间隙值一般通过测定后得到,数控系统在任一坐标轴改变后进给方向的瞬间,先补偿其稳定的机械间隙量,然后执行向后的运动。
需要进行自动补偿的间隙量,在辅助程序(如引导程序)中设定,数控系统按输入的加工程序自动确定补偿位置。
机械间隙编程补偿法
当数控系统不具备自动补偿功能,或机床本身无稳定机械间隙时,可以采用编程补偿法。
通过编程将测得的实际稳定间隙值加到程序段内相应的数控值中,执行加工程序即可进行间隙补偿。
例如,当程序段由负X和负Z方向从对刀点到达车削起点后,切削加工的第一条程序安排为负Z向位移8毫米,接着在正X方向位移5毫米。由于机械间隙E的影响,X方向的实际位移只有5-E毫米,因此应将实际间隙值加进程序,即正X向位移应为5+E毫米。
加式编程补偿法
在程序段中直接追加一个合适的数值(如1毫米)到数控值中,以补偿机械间隙。
例如,设追加后正X位为5+1=6毫米,执行程序后实际位移为5-E+1毫米。
建议
选择合适的补偿方法:根据具体的机床系统和加工需求选择最合适的补偿方法。自动补偿方法适用于大多数情况,但编程补偿法在系统不具备自动补偿功能时非常有用。
精确测定间隙值:为了确保补偿效果,需要精确测定机械间隙值,并在补偿时准确应用到程序中。
测试和验证:在实施补偿后,应进行测试和验证,确保补偿效果符合预期,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