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密计算机的级别主要根据存储和处理信息的最高密级来确定,通常分为以下三个等级:
绝密级计算机
包含或存储最重要的国家秘密。
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
通常需要采取最严格的防护措施,例如生理特征(指纹、虹膜等)身份鉴别方式。
机密级计算机
包含或存储重要的国家秘密。
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的损害。
需要采取较为严格的安全防护措施,例如定期更新身份鉴别口令(7天更新一次)。
秘密级计算机
包含或存储一般的国家秘密。
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
需要采取适当的安全保密防护措施,但相对于绝密级和机密级计算机,其防护要求较低。
此外,涉密计算机的管理还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设备密级应与所存储、处理信息的最高密级一致。
在设备投入使用前,需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经过主管领导和定密责任人审查后确定密级。
涉密计算机不得接入互联网等公共信息网络,不得使用无线网卡、无线鼠标、无线键盘等设备。
涉密信息系统的分级保护要求应根据存储、处理信息的最高密级确定,并按照分级保护要求采取相应的安全保密防护措施。
通过以上信息,可以明确涉密计算机的级别划分及其管理要求,以确保国家秘密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