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尝君与冯谖的故事是战国时期一段著名的佳话,展现了孟尝君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品质,以及冯谖机智、重情重义的性格。
故事背景
孟尝君,名田文,是战国时期的齐国相国,以好客养士闻名,门下有食客三千人。冯谖,原名不详,因家境贫寒,托人推荐给孟尝君,希望能在其门下谋得一席之地。
故事经过
初遇与初期待遇
冯谖初到孟尝君门下时,因无特殊才能,被安排为下等门客,待遇较差。他不满现状,利用弹剑唱歌的方式引起孟尝君的注意。第一次,他唱道:“长剑啊,咱们还是回去吧!在这里吃饭,连鱼都没有。”孟尝君得知后,便让舍长给他鱼吃。
逐步提升待遇
冯谖得寸进尺,第二次弹剑唱歌:“长剑啊,我们还是回去吧!我们住在这里,出门连个车都没有,真是不方便呀!”孟尝君再次满足了他的要求,给他配备了马车。第三次,他又唱道:“长剑呀,我们还是回去吧!虽然我们有鱼、有肉、有车坐了,住在这里,却还是没有钱养家呀!”孟尝君得知后,派人送去财物,解决了他的家庭后顾之忧。
收债与智慧
孟尝君的封地在薛地,由于常年不回去,封地上的百姓欠了他很多债。冯谖自告奋勇去收债,出发前孟尝君嘱咐他买些家庭所需的物品。冯谖到薛地后,不仅收回了十万利息钱,还宣布债务全免,一把火烧了债券,赢得了百姓的感激。
故事意义
这个故事不仅展示了孟尝君的慷慨和大度,更突显了冯谖的机智和重情重义。冯谖通过巧妙的方式,不仅改善了自己的待遇,还帮助孟尝君赢得了民心,展现了“狡兔三窟”的智慧。
成语来源
这个故事后来衍生出了成语“狡兔三窟”,比喻多种退路,确保自己无论面临何种困境,都有应对之策。
总结
孟尝君与冯谖的故事是战国时期一段经典的君臣佳话,不仅展现了孟尝君的仁德和识才,也体现了冯谖的智慧和忠诚。这个故事至今仍然被广泛传颂,成为后人学习和借鉴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