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收益科目属于 损益类科目,主要用于核算企业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或损失。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科目定义与核算范围
基本定义 投资收益反映企业对外投资(如股票、债券、联营企业等)产生的收益或损失,包括股利收入、利息收入、资产处置收益等。
核算内容
- 收入部分: 包括对外投资取得的现金股利、债券利息、联营企业利润分成等。 - 损失部分
二、会计分录与借贷方向
收益登记:借记“应收股利”“应收利息”等科目,贷记“投资收益”。- 损失登记:借记“投资收益”,贷记“营业外支出”或相关资产科目。
三、账户性质与用途
损益类科目特点:减少记借方,增加记贷方,期末余额在贷方表示盈利,借方表示亏损。- 作用:通过投资收益科目,企业可清晰反映投资活动的盈利性,为投资者决策提供依据。
四、与其他科目的区别
与资产类科目:如“交易性金融资产”,前者核算收益,后者核算资产本身。- 与收入类科目:如“主营业务收入”,后者核算日常经营活动收入,前者专指投资活动收益。
综上,投资收益科目是财务会计中用于衡量投资活动效果的核心科目,其核算规则与损益类科目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