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原理

时间:2025-03-31 18:49:46 计算机

发动机原理的核心在于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这一过程通过一系列精确控制的物理循环实现。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基本工作循环

发动机的工作循环由 四个冲程组成,每个冲程对应活塞在气缸内的特定运动:

进气冲程

活塞向下运动,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 - 空气通过空气滤清器进入气缸,与汽油(或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化油器或喷油系统完成混合)。 - 混合气被吸入气缸,直至活塞到达下止点。

压缩冲程

活塞向上运动,进排气门关闭。 - 混合气被压缩,压力和温度显著升高(压缩比通常为8:1-12:1),为点火做准备。

做功冲程

活塞接近上止点时,火花塞点火,混合气燃烧爆炸。 - 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通过连杆和曲轴将机械能传递至传动系统。

排气冲程

活塞向上运动,排气门打开,废气被排出气缸。 - 排气结束后,活塞下行复位,准备下一个工作循环。

二、动力输出与系统配合

能量转换:

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通过曲轴连杆机构输出。- 关键部件

曲轴:将活塞往复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驱动变速箱和车轮。 - 凸轮轴:控制气门开闭时序,确保进气、压缩、点火、排气各阶段同步。 - 气门机构:包括进气门、排气门及弹簧,保障气体流动控制。

三、技术优化与类型

燃油喷射系统:现代发动机多采用电子燃油喷射(EFI),精确控制喷油量和时机。- 增压技术:如涡轮增压(TURBO)、机械增压(MEC),提升进气压力和发动机功率。- 冷却与润滑:通过冷却液循环和机油系统,维持发动机温度和部件润滑。

四、工作循环特点

单一动力阶段:四冲程发动机仅有一个冲程(做功冲程)为曲轴提供动力,其余阶段为能量输入或排放。- 高效性:汽油机因结构简单、维护成本低,成为汽车主流动力来源。

通过以上循环和系统协同,发动机实现持续动力输出,满足车辆行驶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