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家于漪简介

时间:2025-03-31 15:12:53 计算机

于漪(1929年2月7日—2019年9月17日),江苏镇江人,中国著名语文教育家,人民教育家,曾任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她以“教文育人”“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为核心教育理念,推动语文课程改革,培养了大批优秀教师,对中国基础教育事业作出卓越贡献。

一、教育生涯与成就

教育背景与职业发展

于漪195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后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历任上海市第二师范学校校长、名誉校长等职,主持编写多部语文教材,参与全国语文课程标准制定。

教学理念创新

提出“教文育人”理念,主张语文教学应融合思想性与表达性,推动“人文性”纳入全国《语文课程标准》(2001年修订)。她主张教育思想与实践同步创新,主推上海市初级中学语文教改实验,形成独特教学风格。

荣誉与奖项

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等称号,2018年获“改革先锋”称号,2019年被授予“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

二、教育实践与影响

课程标准贡献

从20世纪90年代起参与全国及上海语文课程标准制定,主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构建民族精神教育体系,推动语文课程向综合性改革转型。

教师培养与学术成果

培养了三代特级教师,撰写数百万字教育著述,如《既教文,又教人》《弘扬人文,改革弊端》等,其观点被教育部门广泛采纳。

教育精神传承

以“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为座右铭,形成“于漪语文教育论集”等经典教材,成为全国教师学习的楷模。

三、个人品质与影响

师德风范:

坚守教育初心,拒绝抄袭教学资料,以身作则推动教育改革。

时代意义:作为新中国语文教育奠基人之一,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树中华教师魂,立民族教育根”的教育使命。

于漪的教育生涯体现了“平凡中的伟大”,她以执着的教育信念和卓越的实践成就,成为共和国教育事业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