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备课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数量与时间
按实有课时数计算,授课前一周完成教案。
备课项目
课题:新授课和复习课都要有明确的课题。
教学目标:目标要明确具体,具有层次性和可操作性。
教学重难点:正确确定重难点,并能围绕重难点组织教学。
教具、学具准备:提前准备好所需的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各环节要完整,特别是新授课的导入要详细,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
教后记(教后反思):新授课必须有教后记。
板书设计:要美观实用,能突出重点。
备课方式
45周岁以上教师可备简案,其他教师备详案。主课兼任考察学科的教师,主课备详案,考察课备简案。
书写:教案一律用黑色或蓝色墨水笔书写,不能使用红色墨水笔,教案要干净整洁。
不能重复使用以前的教案,不能抄写他人教案。
备课评价
备课齐全、创新性强、尊重教参但不迷信教参,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得13-15分;按三级备课要求备好课,但大多从现成教案迁移而来,无个性,教改精神体现不足,得9-12分;敷衍塞责,有缺备、漏备现象,不得分;无教案上课扣15分。
其他要求
把握本单元的教学目标,阅读和深究教材,翻看相关材料同时了解学生,确定教学内容和研究教学方法,编写课时教案。
做到“八备”:备课标、备教材、备教具、备学生、备教法、备板书、备作业、备资源。
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深刻领会新课标的要求,明确教学目标和任务。
刻苦钻研教材,通观全册、全单元教材,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明确各单元的主题及重点训练项目。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以及自己的教学经验,准确地把握教材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构建自己的教学思路,编写好课时教案。
教案要规范、字迹要清楚,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部分。
备教法与学法,根据教材特点选择教法与学法,寻求好的教法,既能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又能促进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成为学习的主人。
备好课后的“思考、练习”,课后“思考、练习”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大纲对各年级、各教学内容的教学要求,提示了训练的重点、难点和方法。
备好课内作业,课内外作业是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必须认真设计,控制作业量,作业设计有层次,作业力求精、活,避免多、杂,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备好板书设计,板书要深入分析教材,理清脉络,抓住中心,用简洁的文字或图形把一节课的中心内容展现于黑板上,让学生易于理解,便于记忆。
这些要求旨在确保教师能够充分准备每一堂课,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