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环境保护措施方案旨在减少施工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得到有效实施。以下是一个详细的施工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总体要求
制定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制定。
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中应包含防治扬尘、噪声、固体废物和废水等污染环境的有效措施,并在施工作业中认真组织实施。
管理体系:
施工现场建立环境保护管理体系,责任落实到人,并保证有效运行。
检查与考核:
对施工现场的防治扬尘、噪声、水污染及环境保护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并定期对职工进行环保法规知识培训考核。
防治大气污染措施
道路硬化:
施工现场主要道路必须进行硬化处理,采取覆盖、固化、绿化、洒水等措施,防止泥泞和扬尘。
风天施工:
遇有四级风以上天气不得进行土方回填、转运等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
洒水降尘:
施工现场有专人负责环保工作,配备洒水设备,及时洒水减少扬尘污染。
垃圾清运:
建筑物内的施工垃圾清运必须采用封闭式容器吊运,严禁凌空抛撒。施工现场设密闭式垃圾站,垃圾分类存放,清运时提前适量洒水。
建筑材料:
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的细颗粒建筑材料密闭存放,使用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扬尘。土方集中堆放,采取覆盖措施。
运输管理:
土方、渣土和施工垃圾的运输必须使用密闭式运输车辆,与持有消纳证的运输单位签订防遗撒、扬尘、乱倒协议书。施工现场出入口处设置冲洗车辆的设施,出场时必须将车辆清理干净。
其他环境保护措施
噪声控制:
施工现场应采取降噪措施,如设置隔音屏障、限制施工时间等,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固体废物管理: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应分类收集,定期清运,并进行妥善处理。
废水处理:
施工现场应设置废水处理设施,对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后排放,防止污染地表水。
生态保护:
施工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如保护植被、水体等。
应急预案:
制定环境保护应急预案,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确保环境安全。
制度与管理措施
环保教育:
组织职工学习《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环保意识。
环保组织:
成立环保组,负责环境保护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
规章制度:
制定施工过程中环境保护工作的规章制度和具体措施,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环保职责。
监督检查:
定期对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检查,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奖惩机制:
建立奖惩机制,对环保工作表现突出的个人或部门给予奖励,对环保工作不力的进行处罚。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施工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得到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