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地役权

时间:2025-03-30 23:10:42 计算机

地役权是指不动产权利人(需役地或供役地所有人)为使用自己不动产的便利或提高其效益,按照合同约定利用他人不动产的权利。以下是具体解析:

一、基本定义

需役地与供役地

- 需役地:

需利用他人不动产以提高自身不动产效益的土地(如通行、采光、排水等)。 - 供役地:提供便利的土地。

核心功能

通过合同约定,需役地权利人可利用供役地实现通行、排水、采光等权益,例如需役地被他人土地包围需通行时,可通过供役地通行。

二、法律特征

从属性与不可分性

地役权从属于需役地所有权或使用权,不得单独存在或转让,必须与需役地一并转移。

设立方式

- 明示地役权:

通过书面合同明确约定。 - 默示地役权:长期存在且双方认可,无需书面约定。

效力对抗

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但登记后具有对抗效力。

三、设立要求

合同要素

需役地与供役地明确、权利义务具体,且不违反法律规定。

期限限制

期限不得超过需役地用益物权剩余期限,且不得早于供役地土地承包经营权到期时设立。

四、法律后果

供役地义务:

供役地权利人需按合同约定允许地役权人行使权利,不得妨害。- 需役地权益:地役权设立后,供役地权利人不得擅自改变土地用途或阻碍地役权行使。

五、国际视角

不同法域对地役权有不同规定,例如印度通过《印度地役权法》调整需役地所有人对供役地的权利。我国《民法典》自2020年实施后,对地役权进行了系统规范。

总结:地役权通过合同利用他人土地实现权益,具有从属性、不可分性,设立需书面合同且效力受登记影响,是调整不动产利用关系的重要法律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