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翡翠基础知识
化学成分与结构 翡翠属于硬玉类,主要成分为钠铝硅酸盐,矿物成分以辉石类为主,具有毯状构造和致密纤维状微晶结构,硬度极高,耐撞击。
颜色与价值
- 主色: 红、绿、紫为高档色,其中绿色最珍贵(如玻璃绿、阳俏绿)。 - 常见颜色
- 价值判断:色种俱佳者可视为珍品,颜色浓郁、质地细腻者更显价值。
质地与透明度 - 质地:
需坚实细润、洁净,底色均匀、结构致密。
- 透明度:水头越高(越透明)品质越好,但需注意是否经过人工处理。
二、选购翡翠的要点
辨别真假 - 证书:
A货需天然未处理,B货可能经酸洗注胶,C货为染色翡翠。
- 敲击测试:A货声音清脆,B货沉闷或有裂隙。
- 烧灼测试:天然翡翠导热性好,火焰不会立即灼热缠绕物,但需注意避免高温损伤。
选择优质品 - 形状与工艺:
圆润饱满、雕工精细、表面抛光光滑者为佳。
- 颜色特征:优先选择浓艳、阳俏的绿色,避免灰暗或杂乱的色彩。
- 水头与包浆:水头足、有自然包浆(佩戴后形成的润泽感)的翡翠更珍贵。
三、翡翠的保养与变化
日常养护
- 避免与化妆品、洗涤剂等化学物质接触,长期佩戴可形成自然包浆。
- 定期用柔软棉布擦拭表面灰尘,保持洁净。
自然变化
- 部分翡翠佩戴后可能出现颜色扩散或翠根(墨绿色斑点),属正常现象,与体质和佩戴环境有关。
- 优质玻璃种翡翠变化显著,瓷地低档翡翠则几乎无变化。
四、价格与市场认知
价格受 种(结构)、水(透明度)、色(颜色)、工(工艺)影响,同一翡翠在不同市场可能差价数十倍。
仿品(如D货)与真品差异明显,需通过专业鉴定区分。
建议新手从基础知识学起,多观察实物、对比证书,并咨询专业人士,逐步建立鉴别能力与收藏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