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筑工程施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施工准备和基层处理
固化三图(构造柱图、反坎图、排版图),明确三线(水平线、控制线、方正线)。
清理楼层,将基层上的浮灰清扫干净并浇水湿润,以保证粘结牢固。
弹控制线和皮数线
在楼地面上弹好墙身线、门洞口线、构造柱定位线。
在结构墙柱上弹好标高控制线、填充墙立边线,画出皮数线,标明植筋位置、过梁压顶位置、安装预留位置、门窗栏杆预制块位置等。
植筋和绑扎构造柱钢筋
植筋间距小于500毫米(加气块小于600毫米),深度10d且大于100毫米,质量需通过抗拔试验。
不允许植筋的区域,按当地政府职能部门的要求,采用一次预埋或二次焊接的方式处理。
浇筑混凝土反坎
在厨卫等有构造要求的位置浇筑200毫米高同墙宽的混凝土反坎。
砌筑填充墙
砌筑前提前1-2天浇水湿润。
根据排版图砌筑,后塞口严禁同步砌筑,需间隔14天以上。
混凝土二次构件施工
安放预制过梁,构造柱、压顶、现浇过梁的关模、浇筑、拆模、清理。
检查验收
砌体施工结束后,需通过验收。
质量控制要点包括三图、三线、过梁、压顶的安装位置需准确,砌体质量需满足内外搭接、上下错缝、砂浆饱满、横平竖直等要求。
其他细节处理
对于无水房间的墙体,可直接使用实心砖摆砖铺底,留置高度约3-5皮实心砖。
对于有水房间的墙体,一般宜在底部设置200厚C20混凝土防水坎,并进行剔凿处理和模板支模。
砌体灰缝厚度为2-4毫米,水平灰缝饱满度要求≥90%,垂直灰缝饱满度要求≥80%。
这些步骤涵盖了从施工准备到最终验收的整个过程,确保了砌筑工程的质量和精度。建议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操作,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