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家不良反应监测的相关信息,综合权威来源整理如下:
一、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
监测范围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负责全国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的监测与评价,涵盖上市后安全性监测、风险预警及风险控制。
主要职责
- 收集、分析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数据;
- 评估风险并发布预警信息;
- 跟踪监测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
二、典型表彰案例
医疗机构表彰
- 湖北省: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等6家单位因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突出,连续两年获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中心表扬;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
- 山东省山一大一附院:2024年上报国家中心报告近1200例,同比增长1倍,成为全国69家受表扬医疗机构之一;
-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4年入选全国69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价优秀单位;
- 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通过完善监测机制,2024年上报药品不良反应1610例,环比增长28.4%,获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中心通报表扬。
企业表彰 - 宜昌东阳光长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因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表现突出,与医疗机构共同获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中心表扬。
三、工作成效与意义
数据质量提升:通过信息化系统建设和规范报告流程,全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量逐年增长,例如湖北省2024年上报量同比增长46.8%;
风险防控能力:及时发现并评估高风险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为临床用药安全和监管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区域协同发展: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通过调研指导地方工作,推动“一体两翼”监测格局建设,提升全国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效能。
四、未来展望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将继续完善,强化部门协作与技术支撑,推动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安全监管,保障公众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