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打假取证后的处罚措施包括多个方面,具体如下:
罚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电商平台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可以处以巨额罚款。罚款金额通常按照销售金额的一定比例确定,并可根据售假的严重程度进行适度提高。对于屡次售假的电商平台,罚款金额将根据其售假记录进行累加,并逐渐增加。
赔偿
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角度,若商家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消费者有权要求赔偿损失,包括商品价款的三倍赔偿,若赔偿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行政处罚
行政部门可以责令电商平台下架售假商品,以防止其继续对消费者造成损失。对于屡次被要求下架售假商品的电商平台,行政机关还可以对其进行停业整顿。
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还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例如,销售金额达到一定数额的,将面临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销售金额一定比例的罚金。
吊销营业执照
在极其严重的情况下,如电商平台被发现大规模售假、屡次违规被停业整顿的,相关行政管理机关有权吊销其营业执照,使其无法在法定期限内重新开展电商业务。
其他措施
电商平台如淘宝,在315打假活动期间,也会对不良商家进行整治和惩戒,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永久封店或进行警告、罚款等处罚。
综上所述,电商打假取证后的处罚措施包括罚款、赔偿、行政处罚(如下架商品、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等)。具体的处罚力度和措施会根据违法行为的性质、规模和危害后果等情况有所不同。建议电商平台和商家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以避免严重的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