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系统自检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
POST(Power On Self Test)自检
定义:当计算机接通电源时,CPU会自动运行主板上ROM芯片内固化的BIOS程序,进行一系列的硬件自检,称为POST。
自检内容:包括对CPU、系统主板、内存、系统ROM BIOS、CMOS配置、视频控制器、键盘、软驱、硬盘及CDROM子系统等的测试。
处理方式:如果发现有错误,系统会根据错误的严重程度进行处理,严重故障会导致停机,非严重故障则给出提示或声音报警信号。
Windows系统自检
运行命令:
打开“运行”对话框(Win + R),输入`chkntfs /T:0`来设定自检等待时间为零,或自定义等待时间。
输入`CHKNTFS /X C:`来忽略对C盘的扫描,输入`CHKNTFS /D C:`来恢复对C盘的扫描。
使用工具:
使用Windows自带的“性能监视器”(perfmon /report)来进行系统分析,生成详细的硬件和软件信息报告。
使用Windows 11的“设置”中的“更新和安全”选项来检查系统更新,并在更新安装完成后重新启动计算机。
BIOS设置
进入BIOS:通常通过按Delete键或F2键进入BIOS设置。
自检选项:
在“Advanced BIOS Features”中,找到“Quick Power On Self Test”并设置为“Disabled”可以禁用快速开机自检。
第三方工具
Dism命令:
使用Dism命令进行系统文件和映像文件的扫描和修复,例如输入`Dism /Online /Cleanup-Image /ScanHealth`和`Dism /Online /Cleanup-Image /CheckHealth`来检查系统文件的完整性。
建议
定期自检:建议定期进行系统自检,以确保硬件设备的正常运行。
谨慎修改BIOS设置:在修改BIOS设置前,务必了解相关风险,以免造成系统不稳定。
使用专业工具:在遇到复杂问题时,可以使用第三方工具进行深度检测和修复,但需谨慎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