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技术,全称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是一种 数字运算电子装置。它专为工业环境应用而设计,采用可编程存储器,用于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此外,PLC可以通过数字或模拟输入输出方式控制各种机械或生产过程。
PLC技术综合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用面向控制过程面向用户的“自然语言”编程,适应工业环境,简单易懂、操作方便、可靠性高。它是在继电器顺序控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通用自动控制装置。
PLC的分类方法多样,可以根据其结构形式、功能差异和I/O点数的多少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包括:
按结构形式分类
整体式PLC:将电源、CPU、I/O接口等部件集中装在一个机箱内,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价格低的特点。小型PLC一般采用这种整体式结构。
模块式PLC:将PLC各组成部分分别作成若干个单独的模块,如CPU模块、I/O模块、电源模块及各种功能模块。模块式PLC的特点是配置灵活,可根据需要选配不同规模的系统,装配方便,便于扩展和维修。
按功能分类
PLC可以应用于过程控制、运动控制、通信网络、人机交互等领域。现代PLC应用还综合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其应用越来越广泛、深入。
按通讯方式分类
电力线通信技术(PLC):以电力线(低压、中压或直流)作为媒介,传输数据与信息的一种载波通信方式。这种技术由华为开创,基于HPLC/IEEE 1901.1结合华为特有技术。
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PLC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工业控制装置,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多种分类方式。它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工业自动化的三大支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