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评审主要从技术角度对产品进行评审,以便尽早发现产品的技术问题和风险,决策者是产品开发团队。技术评审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产品需求评审(TR1)
目的:确保产品需求的合理性、完整性和明确性。
评审内容:主要评审《新品开发需求PRD》,验证产品包需求的完整性以及所选产品概念是否满足这些需求。同时,还会对产品设计需求的关键点进行评估,包括需求的明确性和全面性、可实现性、概念的创新性和实用性、需求与概念的匹配度等。
设计规格评审(TR2)
目的:确保设计规格充分映射了设计需求,并能指导后续的产品开发活动。
评审内容:对产品架构/配置进行详细审阅,评估设计规格是否清晰、明确和全面,以及是否具有可执行性。此外,还会评估产品架构和配置的合理性、功能领域的考虑是否全面、关键设计决策和约束是否明确等。
概要设计评审(TR3)
目的:确保概要设计准确且完全地反映了设计规格,并决定是否需要投入更多资源进行后续的详细设计活动。
评审内容:主要评审产品概要设计方案,包括概要设计是否完整、准确地体现了设计规格,是否足够详细且能指导后续的详细设计活动,是否涵盖了所有的设计元素和模块,是否进行了风险和可行性分析等。
详细设计评审(TR4)
目的:确保技术设计与方案的一致性,以及设计的正确性和易制造性(DFM)。
评审内容:包括《电气原理图》、《结构设计3D》、《工艺流程》等详细设计文档的审查,确保设计细节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样机评审(TR5)
目的:确保产品满足规格的符合性,包括功能、性能、可靠性等技术成熟度和风险。
评审内容:对样机进行全面的测试和验证,确保其符合设计规格和性能要求。
可获得性评审(TR6)
目的:确保产品批量生产的技术成熟度和风险。
评审内容:评估产品批量生产的可行性,包括生产工艺、供应链、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准备情况。
施工技术方案评审 (针对工程项目):目的:
确认候选中标企业对完成本工程的技术及技术管理能力是否胜任以及施工方案的可靠性和可能性。
评审内容:包括技术资料的完备性、施工方案的可行性、施工进度计划的可靠性、施工质量的保证、工程材料和机器设备供应的技术性能、分包商的技术能力和施工经验等。
软件需求、设计、代码评审 (针对软件项目):目的:
发现软件在功能、逻辑、实现上的错误,验证软件符合它的需求规格,确认软件符合预先定义的开发规范和标准,保证软件在统一的模式下进行开发。
评审内容:由一组评审者按照规范的步骤对软件需求、设计、代码或其他技术文档进行仔细地检查,以找出和消除其中的缺陷。
技术评审的目的是尽早发现产品的技术问题和风险,确保产品从设计到批量生产的每个阶段都符合技术要求和标准,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