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监测技术是一种 利用传感器/遥感平台远距离探测和收集信息的技术。它通过不直接接触目标物或现象,使用各种对电磁波敏感的传感器(如摄影机、雷达、卫星等)来获取目标物对电磁波的吸收、辐射、反射、散射等信息。这些信息经过传输、加工、分析和识别处理后,可以揭示目标物的特性及其变化。
遥感监测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不需要采样而直接可以进行区域性的跟踪测量,这使得监测范围更广泛,效率更高。
快速进行污染源的定点定位,有助于及时发现和应对环境污染问题。
能够核定污染范围,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可以监测大气生态效应,了解大气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能够监测污染物在水体、大气中的分布、扩散等变化,为污染防治提供重要信息。
遥感监测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土地利用、植被、水体、大气污染状况监测,以及地质勘探、农业、测绘、城市规划、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预警等多个领域。通过遥感技术,人们可以获取大范围、高分辨率的地表信息,了解地球表面的地貌、植被、土壤、水体等自然资源的分布与变化情况,从而进行更有效的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